《十送红军》以质朴深情的民间叙事风格,通过十段反复咏叹的送别场景,艺术化地再现了苏区百姓与红军血肉相连的鱼水情。歌词中"一送红军下了山"的具象描绘与"十送红军转回来"的循环结构,既构建出时空流转的叙事脉络,又暗喻革命事业薪火相传的永恒主题。每段歌词中"鸿雁""梧桐""望月亭"等意象的反复出现,将离愁别绪转化为具有集体记忆符号的审美表达,而"千军万马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等场景刻画,则通过数字对比强化了个人情感与革命洪流的交融。作品巧妙运用赣南采茶戏的"三句板"韵律,在"韭菜开花""手拉手儿"等生活化比喻中,将政治叙事转化为可歌可泣的民间情感史诗。不同版本中"革命胜利再相见"与"血肉之情不能忘"的变奏,折射出战争年代群众对革命既充满理想主义期待又饱含现实忧虑的复杂心态,最终使这首民歌超越具体历史事件,升华为人民军队与百姓命运共同体的永恒艺术见证。